医师介绍
张建新,自幼喜爱祖国医学事业,三世为医,先后跟随祖父钻研中医理论,曾在平凉皇甫谧中医大专班学习,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进修于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医疗系,对于文学新闻法律等专业也有所擅长,先后担任过中国乡村医生,刊授学院西北联络站站长、甘肃农民报通讯员,中国远志杂志社特约记者,中医函授杂志编委,受聘于四川国际科技人才交流培训中心负责人员,续任湖北蕲春李时珍 医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1990年,张建新自费在山东中西医大学上学,三年深造后,他就开始在木林老家给患者看病。由于三代中医世家环境的耳濡目染,使他早在中学时期就对中医的“行头”了然于心,并学着给人抓药,所以他一出校就给患者看病。刚开始,他跟着父亲给病人看病,主要是打针抓药之类的。慢慢的,父亲开始把一些很常见的感冒之类的病让给他看,他也没有让父亲失望,他对那些病人的处理令父亲很满意。在闲暇之余,他的爱好就是钻研医书了。祖国的一些名医学著作,他反复进行研读,而这一 切都为他的一鸣惊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跟随陕西中医学院王朝宏教授学习内科—心血管病的防治,与强治和、高文友、党秉林副教授学习内科消化系统和妇科杂病,跟全国著名针灸专家李佰清钻研针灸行针技术,跟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济南中西医结合学院院长王显明老师钻研内科疑难杂症,跟兰州医学院副教授孟万春研习气功,擅长中西医结合,对妇科疑难杂症,消化系统、肝、胃、脑血管系统疾病有独到见解。自拟药方,胃肠溃炎散治疗HB(幽门、杆菌)阳性、肠腺化生胃炎有一定疗效。
1993年的一个夏天,泾川张老寺农场的一位脑梗塞患者被抬进了诊所。这位病人已经被泾川医院放弃,西医已没有办法治疗。当时病人家属不甘心只有45岁的家庭顶梁柱就这样倒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看张家中医。令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当时年仅25岁的张建新用针灸和中医硬是把一只脚踏进“鬼门关”的病人拉了回来,病人康复了!从那以后病人突然增多了,他经常去给张老寺农场附近的病人看病。骑个自行车,带个医药箱,来回走三个多小时的山路,翻山越岭,经常半夜回家。张建新说有一次,自行车链子断了,我推着自行车回来的,回家时夜里3点了。那时候不知道疲倦,不知道害怕。”
1993年11月,其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一文获纪念李时珍逝世四百周年全国医学论文大选赛三等奖,并收载于全国医学学术论文集中。
1994年3月赴北京参加海峡两岸中医学术研究会,参与编写了《中西医结合杂症治要》一书,聘为编委,其成就载入《中国当代中医论坛》及《中国医药新秀大全》等书中。
1996年10月参加第八届全国消化系疾病研究会,并发表论文。
1997年8月赴武汉、北京、西安考察学习全息脏像诊疗系统及耳穴理论,现引进由杜仲成教授开发的全息诊疗软件,运用于临床,本系统是据“脏像”理论与西医学,控制论,全息生物学等多种边缘学科相结合,运用全息脏像学选择部位,用舌、面、目、手、甲、骨、脚诊、听诊、检测试验等方法,力所能及的收集人体的非电信息,将相关联的信息纳入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全息脏像”,提示病症和性质,该系统能诊断治疗20种肿瘤及130多种常见病,普及肿瘤、内、妇、儿、外,及许 多疑难杂症。诊断治疗率达80%以上。
1997年10月参加平凉地区中药材鉴别学习班,对平凉区常见病伪劣中成药材基本可以鉴别。曾先后在北京、西安、湖南等地参全国学术研究会议,所撰论文《青春期综合症的辨证治疗》、《日射病的辨证论治》、《儿科病脾胃病理初探》、《方剂学在临床中的祖方浅析》等,均获国家级论文证书,病被收载论文书中。其论文《活血化瘀治疗、妇科卵巢囊肿》,刊于《中医函授通讯》、《芎术丸在临床中的新应用》、《中西药联合配伍禁忌略谈》,连续刊登在《甘肃中医学院学报》上,并收载于《中国医学文科》、《中国医药学学术文科》两书中,《中医治疗泄泻病》一文刊登于《中国国际传统医学大典》一书,《胃肠溃炎散》载入《中国当代中医论 证》书中,其学业成就曾被《甘肃农民报》、《平凉报》、《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平凉电视台》报道。现钻研于农村常见病的治疗途径,并开展心理、医疗、保 健、计划生育、性病等方面的咨询活动,并筹措设施,开展全息脏像诊疗系统。
随着病人的不断增多,张建新越来越忙了。一天平均四五十人是正常,最多时一百多人。一天一顿饭是常事,半夜出诊是常事,观看电视剧是奢侈事。虽然早上8点多是正常看病时间,但是诊所门口常常有人在6点多就开始等了。
病人在增多,张建新的事业也在拓展。2003年他收了两个学徒,扩大了药房,增设了病床。2005年,创业的梦想再次向他招手,县上把九功卫生院的承包权给他了。当时九功卫生院毛收入一万一千多元,担任九功卫生院院长三年后,该院收入三十二万元。
2009年被授予甘肃省乡村名中医称号。
木林乡崖窑村有位患者吴学世2007年患病,在崇信县人民医院诊断为脑梗塞收住入院,总共花费 6000 元,2008年再次发病在木林卫生院住院花费3000元,2009年在平凉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门诊专家会诊,让回家吃中药治疗,病人家属带着病人坐班车回 家途中碰到了张建新大夫。当时张建新大夫正在九功卫生院行医,病人在崇信转车时碰到张大夫,就跟随张大夫前往九功卫生院,也没有回家。在九功卫生院住院期 间张大夫根据他自己独特的疗法治疗病人,病人恢复的相当快,而后回家休养,至今未见复发。
在九功医院的三年合同期满后,张建新开始着手创办自己的药房,2010年崇信县建新中医综合门诊部开始营业。开一所自己的医院,是张建新的理想,为更多的病人以及那些没钱住大医院的病患减轻痛苦,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2012年5月,在经过自己的执着努力后,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经县卫生局批准成立崇信县首家私人医院——崇信建新中医医院。
2012年9月上述患者(吴学世)的儿子吴存学,早上起床准备去耕地,结果刚出门就晕倒了,家属及时送到建新中医院就诊,因为他的父亲当年就是张大夫治疗的,来到我院张大夫诊断为脑梗塞、中风,经张大夫救治吴存学的病情稳住了,病人恢复较好,三天下床走路了,病人出院时拉着张大夫的手说“我来的时候是被人背进来的 走的时候我自己走出去的,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病人的父亲对张大夫说“我们爷俩都是你治好的,你是人民的好医生”。几十年过去了,张大夫还是一如既往的给他们爷俩去看病,没有收过一次费用,每逢过节,他都会拿些生活用的必需品去看望他们,他自己心里清楚:他们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自己能帮一些是一些,那些几百块的医药费是富不了我的,但是对于一个一家五口都有病的家庭来说,几百块钱就是几个月的生活费。
2013年7月木林有位患者,吕桂钗。肾结石疼的厉害,在宝鸡、平凉就诊无果,转而来找他。他先给患者用中医理疗针灸止住了疼痛,开了中药叫回家,病人怕回家疼的受不了,死活不走,住了下来。三天来他用中药不但为患者止住了疼痛,而且肾结石的各项症状得到很好的缓解。回家后,病人将排除的结石拍了照片传给他,他都不相信竟然有那么多。其后患者家属送来锦旗以表达谢意!
木林郭家沟有位患者闫占怀,在一次意外的车祸中左腿截肢,恢复期感觉截肢面结节凹凸不平、僵硬无感觉,左手麻木、无力,前来找张大夫治疗,经张大夫诊断,用独特疗法“蜡疗灸”对截肢面进行治疗,应用针灸对麻木上肢进行治疗,一个星期后患者明显好转,出院回家恢复。现在每天都来我医院跟我聊天,每当有人问及他的病情,他都是流着泪说:“要不是张大夫,我现在估计早就残废了,是他治好了我,给了我生的希望。”我们都在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对于一个年过半百的人讲出的话,我想我们是没必要怀疑他的诚信度的。
张建新大夫时常提醒自己、教导员工一定要对病人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他时常对自己的员工说“只因为我们三世为医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可,是因为我们都有一颗治病救人的心,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对待贫苦患者我们的医疗费用都是减半或全免”。
木林敬老院有位五保户患者曾经说“张大夫不管多晚都会接诊病人,而且对于我们五保户张大夫从来不收钱,而且每年过春节都要来看望我们,每个月都会让他们单位的医护人员给我们检查身体,我们非常的感谢他这么多年来的关心”。我们整个敬老院的老人都当他是我们自己亲生的儿子,没有他的细心照顾,我想我们几个早就入土了。
张建新主攻的是心脑血管和风湿骨病。在这方面曾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配置的新玄晏、舒疼膏方剂,正在申请国家专利。现已和河北省沧州市的一家医药公司协商生产。”这就是张建新,一个平凡的乡村医生。凭借着自己的毅力与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办起了崇信县第一家非营利性的民营医院。有人曾问他,呕心沥血的付出,一心为了病患,自己的饭也不能按时吃到,这样做值得吗?他的回答让人很多人震惊。“是党组织给了我这个机会,能够为病患减轻痛苦让我很快乐。这是我的使命更是我的职责。苦点累点怕什么,只要人们都健康,这才是最好的”。
医者父母心,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医生,用自身的价值不断刷新着我们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