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心肌梗死是急性心肌梗塞(简称AMI),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细胞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性坏死,按病情发展过程,心肌梗塞发生8周以上者称为陈旧性心肌梗死
病人既往可有急性心肌梗塞史,也可因急性期症状轻或完全无症状而自愈。病人已经没有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及血清心肌酶学改变,心电图仅有持久不变的异常Q波或QS波,ST-T可正常或呈慢性心肌供血不足,是心肌梗塞后修复而纤维化的一种残留的心电图改变。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诊断标准,陈旧性心肌梗塞常根据肯定性心电图改变,没有急性心肌梗塞病史及酶变化而作出诊断。如果没有遗留心电图改变,可根据早先的典型心电图改变或根据以往肯定性血清酶改变而诊断。心脏病学者主要按演变的时间和心电图图形分为急性期和陈旧期心肌梗死,将起病后8周或60天以内定为急性期。冠状动脉闭塞后20-30分钟,受其供血的心肌即有少数坏死,开始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过程。1-2小时绝大部分受累心肌细胞发生坏死,心肌间组织则充血、水肿、伴炎症细胞浸润。以后坏死的心肌细胞逐渐溶解,随后逐渐有新鲜组织形成。坏死组织1-2周后开始吸收,并逐渐纤维化,在6-8周形成瘢痕愈 合,梗死心肌的硬度增加,称为陈旧性或愈合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90%以上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血栓形成而引起的,较少见于冠状动脉痉挛,少数由栓塞、炎症、畸形等造成管腔狭窄闭塞,使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坏死。过了急性期,常被认为难以根治,除非心脏移植。一旦被确诊,则按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治疗,基本原则是:降脂、扩冠、活血。主要的是防止复发就行。
有些病人确实因为曾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或症状轻微,未到医院就诊,但根据急性心梗后遗留的心电图改变、没有急性心梗发作的过程以及心肌损伤有关的酶学化验结果,即可作出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在治疗上要消除急性心梗后遗留的ECG改变,尤其是持久不变的异常Q波或QS波,均为不易,特别是老年人更难。笔者近年前后治疗两例男性老年患者第一例消除了急性心梗后遗留的ECG改变,第二例出现轻微改善迹象,现报告如下。
何某,男,65岁,退休工人,于10年前的某个晚上9点,因腹部激烈疼痛伴腹泻而要求本单位卫生所医生出诊救治,出诊医生拟诊急性胃肠炎,并及时给予注射阿托品0.5mg,口服庆大霉素片、复方黄连素片、诺氟沙星胶囊,经治疗,症状体征很快缓解直至消除。次日到县级医院再次诊治,接受ECG检查后拟诊急性心肌梗死,但完全没有相应的症状,被确诊后及时给予相关治疗,血压在:高170-160mmHg、低压为100-95mmHg,心率50-55次/分钟,曾用丹参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经静脉给药一月有余,而后长期服药控制血压和降脂,曾用口服药:硝苯地平缓释片(Ⅰ)、藻酸双酯钠片、三维亚 油酸胶丸、丹参滴丸、血塞通片,深海鱼油胶丸,每年检测ECG两次到三次,每次均遗留相同的坏死性Q波及QS波,并持续了8年,在后两年,因血压有所波动,尤其在清晨,血压均偏高,大多数在高压170mmHg、低压100mmHg, 随后在原口服药量的基础上做了加减,处方:硝苯地平缓释片(Ⅰ)、藻酸双脂钠片、三维亚油酸胶丸、复方芦丁片、保心宁片、降脂宁颗粒,均长期按常规服用,两年后的ECG显示,原来长期遗留的坏死性Q波及QS波完全消除,只有T波改变存留。血压亦长期平稳在120-130/90-80mmHg, 心率65-70次/分钟,心功能由原来的Ⅲ级升到Ⅰ级,间断检测血脂、血糖各项指标无明显异常,至今每日晨起及晚餐后均散步七、八公里。至发稿日止,患者仍在服用上方,只是每一种药日服用量已减去三分之一。
罗某,男,71岁,退休工人,于二年前因胸闷、乏力、气喘、高血压,而住院治疗(当地县级医院),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经一个月住院治疗,痊愈 并带药出院,长期服用降压药、降血脂药。曾用药:硝苯地平缓释片(Ⅱ)、阿司匹林肠溶片、稳心颗粒、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地奥心血康胶囊、阿托伐他丁钙。不 定时检测ECG、血压、血脂。结果,血压基本平稳,血脂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然ECG坏死性Q波及QS波、ST段弓背形改变长期存在,在出院后半年,因再次出现轻度的上述症状而就诊本所,依据病史首先考虑心梗。经ECG检查,发现V1-V5均出现典型的坏死性Q波和QS波,ST段弓背形改变,与出院不久所做的ECG对比差异不大,血压170/98mmHg, 心率100次/分钟,基本拟诊为陈旧性改变,当即处方:硝苯地平缓释片(Ⅱ)、富马酸比索洛尔片、三磷酸腺苷二钠片、VE烟酸酯胶囊、保心宁片、降脂宁颗粒。每种药均按常规用量服用,用药四天后再诊,血压140/85mmHg,心率80次/分钟,ECG同前无差异,无不适,心功能由Ⅲ级升到Ⅱ级,医嘱:按既定方继续用药,并定期测血压一次,每月检测ECG一次,至笔者发稿止已半余。
上述两个典型病例均为诊断明确,发病时也得到及时治疗,疗效相对满意,但是,在如何使已坏死的心肌细胞得到最大程度康复、ECG的坏死性Q波或QS波消除,是不易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医疗条件、患者的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更难以实现,患者再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每天都在加大,例一在经过调整处方并长期服用后,疗效竟然达到消除坏死性Q波及QS波的程度,这也是笔者意想不到的,例二经短期用药亦显示出这方面的疗效趋势,保心宁片和降脂宁颗粒在其中所起到的功效应该首肯,并值得深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这类疾患,应该值得推广及应用。尤其是选择中药制剂时必须得认真考虑其确切的功效,如修正药业集团生产的保 心宁片、降脂宁颗粒。否则,就事与愿违,得不赏识。
专家评语: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丰富,用精芪双参胶囊,保心宁片等药活血化瘀之功效与临床病症结合,达到治疗效果。